/News.aspx
節氣由來
9月22日21時31分將迎來“秋分”氣節,“秋分”是農歷廿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,秋天的第4個節氣。今年秋分是自公元1896年以來最早的一年。
秋分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,太陽位于黃經180度,陽光幾乎直射赤道,晝夜幾乎等長。到達秋分點之后,太陽繼續南移,進入南半球之后,北半球就進入秋冬寒冷季節。
“秋分有雨,寒露有冷”。秋分當天降雨的話,在寒露的時候天氣就會特別的寒冷了。
預防疾病
哮喘
秋季空氣干燥,葉落草枯,食物和空氣中的致敏物質大量增加,哮喘發病率隨之上升。
建議
有哮喘的人應盡量避免與致敏物質接觸;
要隨氣溫的變化,及時增添衣服、被褥;
加強營養,鍛煉身體,積極配合治療。
消化系統疾病
秋季是胃腸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,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,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,抵抗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。
建議
防止腹部受涼。注意胃部的保暖,適時增加衣服,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褥;
注意飲食調養。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為宜,少吃多餐、細嚼慢咽。
流感
秋天氣候變化異常 ,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,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,抵抗力減弱,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,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發季節。
建議
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;
增加戶外活動,增強體質,保持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至關重要;
適當多飲水,吃水果,增強機體代謝;
應盡量避免接觸感冒患者,觸到感冒患者或他們碰觸過的東西后要洗手;
老年人和身體較弱的人還可以去打流感疫苗,避免得流感。
新冠肺炎病毒
新冠病毒在低溫環境中的存活時間比較長,大家要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的準備。
建議
戴口罩并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
包括勤洗手,不用臟手觸摸眼、鼻或口,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,保持社交距離等。
盡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癥狀的人員密切接觸。密切關注發熱、咳嗽等癥狀。
增強個人抵抗力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強調,目前最有效的抗疫手段就是提高人的免疫力。
以輕癥患者為例,并不需要特別多和復雜的治療,最后他們也能得到康復。
要增強抵抗力,就需要個人加強營養、科學飲食、適量運動、保障睡眠,做到這些就可以把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大多數疾病都抵擋住。
節氣養生
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,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,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。
“秋風秋雨愁煞人”,自然界的秋分秋雨,常令人出現秋愁。要培養樂觀情緒,保持平常心,閑暇時間可以出去秋游,旅行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,讓自己的心曠神怡,收斂心神。
在飲食調養上,以溫潤為主,中醫把烏雞、羊肉、驢皮、蔥、姜、棗等與枸杞、淮山、黃芪、茯苓、丁香、豆蔻、桂皮之類藥材配伍,共補陰陽氣血、調補胃氣。可強身健體預防疾病。
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“治病必求于本”“生之本,本于陰陽”,氣血是人體的陰陽之本。人體要氣血平衡,才會精神抖擻,百病不侵。氣虛,人就會疲乏無力、氣短懶言、食欲不振、頭暈目眩、面色蒼白;血虛,人就會心悸失眠、形體消瘦、皮膚干燥、面色萎黃。
治病養生的根本,就在于調養氣血。膏滋方多由既具補血功效,又具多種其他療疾功效的藥物組成。多針對人體的臟腑陰陽、氣血津液等的偏盛偏衰而配制,適用于慢性或虛損性疾病。
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漢代的《神農本草經》已有“宜膏煎者”的明確記載。據史書記載,唐宋時期,許多醫家開始重視膏滋的使用,并把膏滋劑視為祛病強身、延年益壽的好方法。
版權所有:武漢名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Copy right 2015 Rights Reseied
服務熱線:400-707-3399 鄂ICP備0600472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