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News.aspx
關于小滿
2020年5月20日21時49分,太陽到達黃經60°時進入小滿。小滿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,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,但還未成熟,只是小滿,還未大滿。
古有“大落大滿,小落小滿”的諺語、“落”是下雨的意思,雨水愈豐沛,將來愈是大豐收。此節氣降雨多,雨量大,光照充足,溫度適宜,對小麥灌漿和春播作物生長有利。
節氣養生
小滿“養陽”
中醫認為,疾病的發生與“正氣”和“邪氣”兩個方面的因素有關。邪氣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,人體的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。
小滿,地下升起的陽氣充滿地面,是全年最“接地氣”的時候,人體陽氣在夏季最旺盛,此時養陽,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01
養陽養心
夏季在五行中屬火,對應的臟腑為“心”。天氣炎熱,出汗多,是傷心陰、耗心陽最多的時候。
養心要順應陰陽變化,晚睡早起,避免操勞,保持充足睡眠;應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,如打太極拳、健步走等;應戒怒戒躁,保持笑口常開;應該多補充水分,以免暗耗心血,體弱不愈。
02
勤曬太陽
曬太陽可以補充陽氣,給人朝氣,經常曬太陽對陽虛體質補陽有重要作用。大家可以在傍晚、日落前,在戶外空曠的地方,背對太陽散步30分鐘,曬曬后背及命門穴,同時深呼吸,讓陽氣從口鼻和命門進入人體。
03
補益心陰
心陰是心血與津液的總稱。心之陰血是心之陽氣生存依附的條件,其血脈運行又依靠心之陽氣的推動。陰血充盈,則心中陽氣也隨之旺盛,陰血不足,則心氣無生而陽亦衰。
心陰不足,采用補益心陰的方法,陰虛明顯的,多使用生地、玄參、麥冬、百合、阿膠,心神不斂的,可配合收斂鎮定寧心安神的酸棗仁、百合等。
04
辨證調理
心中不躁且不上火的人,可以吃一些溫性和熱性的食物;心里煩躁、面紅頭暈的人,要吃一些性平和性涼的食物。
祛濕解暑
經過了秋天的涼、冬天的寒、春天的濕,人體陽氣已被壓抑了半年以上,累積許多寒氣、濕氣。而陽氣郁積在內無法宣發,進而形成寒濕。
小滿時節,陽氣充實而雨水豐盈,熱氣夾帶著濕邪。人們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下,體內濕氣過重,陽氣郁積在內無法宣發,就會出現有皮膚濕疹、四肢酸痛、沒胃口、拉肚子、愛犯困、沒精神等癥狀。
而夏日來臨,人體代謝旺盛,易產生“熱毒”,表現為發熱、心煩、口渴、尿赤、大便干結等。所以祛濕解熱,幫助體內排出這些寒與濕尤為重要。
祛濕氣
①不貪涼
小滿時節入夏不長,此時除濕,應該少居濕地,少食肥甘厚味,納涼飲冷有度,汗出當風應及時擦去。
②適當運動
運動時,身體體表的溫度上升,讓末梢的微循環打開,微微發汗,排出這些寒與濕。
③熱水泡腳
熱水泡腳可以使氣血運行通暢,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,增強新陳代謝。
泡腳后做些簡單的按摩,在腳心(涌泉穴)、腳趾、腳跟處細心找找有沒有痛點,每個痛點處按揉三分鐘,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解暑熱
①吃苦解熱
小滿三候:“一候苦菜秀;二候靡草死;三候麥秋至。”一身熱氣可以多吃些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苦味蔬菜來緩解,如苦菜、苦瓜、萵筍等,可以減少水分消耗。
②溫水解暑
飲用溫水能促使毛孔張開,促進汗腺的分泌,體內的大量水分通過皮膚上的毛孔滲出并蒸發掉,同時帶走體內的多余的熱量,可以達到散熱降溫的效果。
如果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,可以溫水沖一杯果蔬酵素粉,可補充水分,為夏季添一抹清涼。